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明之雄霸海外 > 第1175章 大明大改

第1175章 大明大改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话说得很对,官员们纷纷点头,即使是他们回乡下老家时,也会种菜种地,反正不会闲着!

再有便是茶马、盐法。大明旧例,茶、盐都是政府专卖,商人需有茶引、盐引方能贬卖。原本是政府收入的大宗,只是后来吏治腐败,收不上茶税、盐税,公候豪门公然贩卖盐茶,政府收入越来越少,私利尽入个人手里。

比如浙江有龙井名茶,一年只收到茶税却不到百两银子,都被走私卖掉了,当时某只在海外的小强,就没少干与浙江地方官员合伙贩茶之事,从不曾向明朝交过一个铜板的赋税。

等他上台之后,马上翻脸不认人,悍然取消了茶盐专卖制度,改为至盐茶铺子征收赋税,所有买卖的盐茶都要有发票……

和以前相比,朝廷给的军费多了许多,盖因朝廷发展经济,有钱了!

经济大改革,明朝患官匠久矣,须改之!

大明匠役,分为官办、匠役、以银代役诸法,他们入了匠籍,世世代代都做匠人,不得改行。

官办工匠原是归内廷TJ二十四衙门中的内官监署理。主管木、石、塔、材、东行、西行、油漆、火药等十行。凡国家营造、内廷用度都有这些,还有户部的工场、作坊而行。

由国家付给材料,匠人领官俸而造做。

比方说出征军队需要火药和火枪,到哪领?

不是找兵部,而是找TJ,火药和火枪监造者正是TJ,那些死TJ最爱钱,哪一路将军都没少受他们盘剥,给钱痛快的将军就拿好的装备,没钱给的将军就被克扣装备,给少给劣,这仗还能怎么打!

原本这些工场、作坊都在南京,成祖迁都后大半迁往北京,甲申变起,南京工场激增,有上万官匠,最初还是TJ管,之后陆续交给户部,最后朝廷宣布裁撤官办工场、作坊,所有的官匠都放归自由,列入民籍。

有些官员担心原官匠没了他们照顾会活不下去,事实上工匠们普遍生活得很好,大明的基建投资让他们得到了大量的工作,不愁养不活自己和家人。

次辅杨天生如是说:“我们要做的,就是给他们机会,领袖曾言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,只要给他们机会,他们就会力争上游了!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