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帝王之友 > 93.91.091.¥

93.91.091.¥(第3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他几年后才知道,眼前的人是大邺明宰,是天下士子典范,是……所谓的傲骨清流的崔家崔翕。

而如今,他如当年刚出宫时一样茫然无力,被人拎在手里,再去觐见一位手握权势之人,再像件器物一样,被人捏在指尖端详几眼,不轻不重评价几句随意扔到一边。

只是这次,他趴在地上,那颤颤巍巍的拐杖如同敲打铜器般,在他脑门磕上几下,如树皮摩擦般的声音给他这件摆设,定了别的命。

“柳先生,你倒是不算鼠目寸光。这小子生来也没别的大用处,却可以给四处添堵,带他走吧,有点脑子就养着做事,无能便当养个杂种狗了。袁太后和殷邛那小子有几年旧仇、崔家与殷家、贺拔家有一堆嫌隙,有的是用他的时候。”

那拐杖的尖儿在言玉额心拧了拧,似乎想给他烙个印儿。

可怕是不会有人来接她了。

他惯常为旁人带来厄运,连那个教他习字,开始掉牙齿的小姑娘也不例外。他从旁人手中得到两三分善意,刚开始有几分喜悦,命运就好像看到了无法无天的奴才般,一巴掌再将他拍入泥里。

言玉甚至想起,几年前他离开长安城时,大兴宫的深夜也下了这样一场暴雨,笛声未曾如约而至,到来的则是几个年长的黄门,将他架出小小宫室。言玉想找到王禄去了哪里,四处张望,能见到的也仅有一排排延伸进黑暗的灯笼。雨水仿佛要将整齐的石板地砸出豆大的凹痕,他被换上了竹青色的小黄门衣衫,两人左右钳着他手臂,将他带入一间房内。

半死不活的老太监问了他几句话,在簿上记些什么,看他眼珠子跟流光似的好奇的四处转,没见过那红穗子的灯笼和堆满书的架子。老太监抬手就给了他一巴掌,骂道:“怪不得割了又要给扔出宫去,就敢四处瞟的眼神,还以为自个儿是主子么?到了哪位宫中,早晚也是个掉脑袋的命”

言玉分不清自己应该如何回应,疼痛使他急忙低下头去,盯着脚尖,直到左右两个黄门再将他提出去,扔进出宫的马车中。

言玉死死盯着握在拐杖上枯萎的老手,心中却想的是,若是有了权势,原来连权势手边的一根拐都能来仗势欺人。

柳先生道:“那崔翕若是来问,如何说?”

枯皮老手的主子笑了:“崔翕既然主动趟这水,如何能出得去,叫他以后管好他那天真儿子便是。这人他不要,也要塞还给去,毕竟从宫里讨人的可不是我们这些藏在影子里的。”

柳先生点了点头,言玉猛然感觉到后颈一痛,陷入了他都不想醒来的昏迷。

马车倒了三趟,雨水砸在棚顶上的声音如同打在天灵盖上,他最后一次坐上的马车,总算有了能让他看到外面的车窗,却也多了一个人。

那人点起灯烛,招手叫他过去。

言玉在马车中看见一个陌生中年男人的脸庞。

那人捏住他下巴,目光仔细从他脸上扫过,轻声感慨:“幸而少生出几分殷家的刻薄样子,眉眼勉强有几分像崔惠。惠儿忧郁清瘦的样子,也算是随了些。”

这是言玉头一回听闻他母亲的姓名,他瞪大了眼睛盯着眼前的人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