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帝王之友 > 162.第 162 章

162.第 162 章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他们几人策马,带上了几百名刘原阳手下的士兵,赶在大军先一步,进入宣州城内。宣州作为手工业重镇,城内相当繁华,在夜间也四处挂满了灯笼,街道上积雪映亮,还有不少车马来往。崔季明跳下马去就窜上城墙,率先出示了刘原阳给他的令牌,宣州城守立刻命人紧闭除北侧以外的全部城门。

从大邺立国之时,都是殷高祖带兵往北打上去的,向宣州这样的城,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战争。守城的将士毕竟不像是刘原阳那种血海里拼杀十几年过来的,对于如今的状况还反应不过来。

崔季明没有朝堂上的身份,她很难直接接手战局,只简单说了几句如今的状况,命城墙钟鼓响起作为警告,除却守城士兵以外,其余人一同下去,疏散百姓。

她只来得及看一眼,刘原阳的三千多将士,已然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小围阵,静默的立在城墙下,每一个阵法中的伙长正手持火把,仿若点点星光散步黑暗之中,又像是河流中冲刷几十年不变的石块,静静等待着人潮的涌来。

她心里头暗骂一句刘原阳这个没文化的,如此阵法,唤作洒星多好,非要起名叫做撒芝麻,也不知是不是哪日吃着烧饼想起来的

刘原阳未曾想过,幼时那个干嚎着挨打的小子,如今口中能说出这样的话来,他扯了扯嘴角,将怀中的一枚宣州令军牌递给崔季明,抓住了她的手:“我知道,我也不会想死。死在他们手里,那是我这辈子最差的结局。”

他短促用力的握了一下,转身便朝从木梯上爬了下去,他没有回头,如今也没有时间回头了。刘原阳带着渐渐围过来的兵,朝点兵场上走去,一群年纪二十出头的青年,怕是十六七岁开始当兵的时候,就呆在了这里。他们也望着刘原阳的背影多少年,将这个连午食的面饼子都给压实,连穿衣用物都给考虑好的男人,当做了兄长或父亲。

崔季明知道,以带兵之道来讲,将领和士兵之前依赖关系太重,并不是最好的带兵方式。

敬畏将领,战场上如同沉默的死士一般,一呼百应的兵是最符合帝国利益的。

但她看到那些青年们拥着刘原阳走远,她知道这些人不是大邺四处征战的立威之师,是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守卫家乡的一方子弟兵。

她看着城墙上的士兵也慌慌忙忙的动起来,去尘封不知道多少年的兵库里去取箭矢,心中也顾不上这些,她还要去通知官府,不得不赶紧先走下城墙,留几个刘原阳手下的百夫长在城墙上,帮着撑一把场面。

而就在混乱的钟声在宣州城上纷杂响起来时,宣州官府内,刺史正在与端王核对周围受灾的人数。已经很晚了,但宣州刺史心急,端王也相当任劳任怨,屋内点满灯烛,桌案堆满文书。

端王十分擅长算学,也不必动笔,心里头就能将数算个差不多。他正要开口说赈灾下一步该从何处入手时,却听着外头想起来不间断的杂乱钟声。

他们看重的不是这一支队伍的尊严,而是宣州成内外每一个百姓的性命。

崔季明这才感觉到,一方水土不但养一方百姓,也养一方兵。大邺自南至北如此的领土,既有台州水军乘船于海波之上,有巴州蜀兵维护各族平衡,也有凉州大营驰骋大漠来来回回争一两处绿洲石城。

兵常常做上位者手中的棋子,成为政治来往中最强力的一招,却常常被忘记了——兵之要义,便是将背后留给手无缚鸡之力的亲人百姓,将刀尖向去手持兵器妄图伤害他们的敌人。

崔季明定了定心神,攀着竹楼跳下,考兰与其他几人围住他,帐篷被扯开也没找到陆双的身影,一部分陆行帮的高手,跟着痕迹去寻找陆双了。

崔季明道:“让他且去吧,他不会忘了要做的事情的。咱们有更要紧的事情,回宣州城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