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唐朝贵公子 > 第六十三章:造纸

第六十三章:造纸(第4 / 5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只是当他看到大家提了一桶桶‘熟料’来,陈福却是懵了,咋的,树皮呢,枸皮呢,青藤呢?

而此时,早已训练了很久的劳力已经开始忙碌起来……

陈正泰则背着手,站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。

自祖宗们发明了纸张以来,再到东汉时人们改进纸张,变得可以在纸张上进行书写,这几乎是一个伟大的进步。

而到了唐初,许多不同种类的纸张也随之出现,不过这个时代造纸尤其的麻烦,所需的步骤有数十种之多,从选料开始,随即要经过伐条、蒸煮、浸泡、剥皮、日光晒干最后制成皮坯。紧接着,还需将这皮坯浸泡,经历蒸煮、洗涤、压榨、选检、漂白、洗涤、压榨、继续选检、打料、洗涤等制浆工序,这还只是第二步,真正的难度还在后者,还需进行全料配水、配胶、捞纸、压榨焙纸、选纸、剪纸等等,这纸张方才可以制出来。

这作坊占地极大,有专门的炉子,还排气的烟囱,还有一个个大池,池上蓄的水,都是附近山中引来的清泉。

陈正泰的四叔早已在此了,他忙的手忙脚乱,此前炼盐他已积攒了许多管理的经验,此次陈正泰让他带着一些骨干来此,这些日子四叔一直在此闭门不出。

“公子,这里是做什么的?”

“造纸!”陈正泰道:“你看着。”

陈福心里好奇,公子怎么对造纸有兴趣。

其中最难的不是工序繁琐,还在于这无数的工序之中,出现任何一道的差错,都可能前功尽弃,最终成为废料。

陈正泰特意留心了这个时代的造纸过程,发现能造纸的都是能工巧匠,而且旷日持久,动用的人力物力十分惊人。

陈正泰改进了造纸的工艺,事实上他改进的方法很简单,不过是事先将造纸的材料进行发酵,制成熟料,同时……采取了漂白的技艺而已。

这些技艺,出现在清朝末期,那个时期造纸工艺经过上千年的发展,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。纸张的制造工序变得越来越少,已经不再需要能工巧匠,更不需旷日持久的时间,在明朝至清朝的时期,纸张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制造,虽然还没有夸张到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地步,可是对百姓而言,已经不算是什么稀罕物了。

此时……一切的工序已经就位,紧接着四叔开始指挥着人,自库房里搬出了大量的‘熟料’,还有一桶桶白浆。

陈福越看越觉得糊涂,他也是有见识的人,在陈家是见过各种纸张的,听人说这纸张都是用树皮和枸皮或是藤类制成,花费的功夫可是不少。

在陈福看来,这造纸的工艺极多,因而价格也是尤其的昂贵,不是一般人是绝对买不起的。

就说这纸做的书,在这个时候都是价值不菲,只有陈家这样的上等人家才有收藏。哪怕是如此,公子打小练习行书的时候,也不是用纸来练的,太浪费了。而是用竹片,笔墨在上头行书,等写完了,陈福再拿小刀,将竹片轻轻的削去上头一层行书的竹皮,再让公子继续在新削的竹片上继续练习书法。

可现在听到公子要造纸,他来了精神,纸可是无价之宝啊,最值钱不过了,市面上哪怕是最劣等的纸,也能换来许多的钱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