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生耽美 >大明元辅 > 第282章 宫里宫外(卌四)宸翰与意外

第282章 宫里宫外(卌四)宸翰与意外(第3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二是改革用人制度,加强商王对官员的任免权。所谓“官不及私昵,惟其能;爵罔及恶德,惟其贤。”

于是,商朝在武丁时期建立了任人唯能、任人唯贤的规则,力图改变盘庚所强调的“惟图任旧人共政”的用人模式,最终取得了对官吏的最终任免权。

武丁这么做,在当时来说实际上是对旧贵族在任职特权上的否定,大大加强了商王选拔官员的自由度,对王权的加强具有积极的意义。

三是改革祭祀制度,把神权掌握到商王手中。商代前期与王权对立的贵族主要是依靠神权,《尚书·君》中说:“时则有若尹陟、臣扈,格于上帝,巫咸乂王家。在祖乙,时则有若巫贤”,所以列举的权臣皆是“格于上帝”的巫师,神权构成对王权的主要威胁。

商代的神权最主要表现于祭祀权,后世有研究表明,武丁前期的祭权十分分散,多种非王卜辞都有频繁祭祀祖先的记录,有的甚至祭祀商王的远祖。针对这种情况,武丁提出:“黩予祭祀时谓弗钦。礼烦则乱,事神则难。”,对祭祀进行了改革。

除他以外,王家屏的是“理顺阴阳”,梁梦龙的是“翼辅三朝”,赵志皋的是“德惟一心”,沉一贯的是“责难陈善”,周咏的是“镇抚四夷”。

可以说,皇帝给他们的辰翰要么源于职务和分管,要么源于其本人的经历与特点。

比如“理顺阴阳”,这是自古以来宰相的职责,所以给了首辅王家屏;“翼辅三朝”是夸梁梦龙是三朝元老,因为梁梦龙在内阁资历最老,是嘉靖三十二年进士;赵志皋的“德惟一心”大抵是因为他政绩不多,但平时看来人品和学问都不错,且是心学显流;沉一贯的“责难陈善”是指他经常提意见,皇帝觉得“你说的对,可以多说”;周咏的“镇抚四夷”可能因为他是从封疆大吏入中枢辅左,而且又分管兵部的原因。

然而这几位所得的辰翰,没有一个是将其比作古时某位贤臣,只有高务实这里例外了。

尹尹的故事不必多说,但凡要对辅臣大夸特夸,基本都少不了这位,放在此处没准就是例行公事。然而对于傅说,高务实却逐渐品出了一点不同之处。

而与此同时,武丁时期,特别是通过对土方、舌方和羌人等方国部落的一系列战争,不仅消除了边患,有利于边疆的开拓和发展,而且通过战争掠夺了大量财物和奴隶,从而又促进了商代奴隶制社会经济的前所未有的发展。

高务实忽然觉得,朱翊钧把他自己比作武丁恐怕真是意有所指,这边功方面尤其明显。

首先,武丁利用“梦帝赉予良弼”的策略——也就是所谓做梦时得知有圣人的这出戏码,直接提高了傅说的宗教地位,同时也极力提高傅说在行政系统中的地位,使之成为权力系统中的关键人物。

按照辰翰的意思,这里武丁当然就是指皇帝本人,傅说当然就是高务实。那么,皇帝有没有通过什么办法提高他高务实的地位呢?有,早期是圣卷,后来是给高务实各种立功、立大功的机会。

但是辰翰只有八个字,与武丁、傅说相关的只有与四个字,那么有很多更深的意思便只能自行体悟,不可能完全直白表达出来。除了上述这些,是否还有其他?有的。这就必须联系到武丁这位商王在历史上做过的一些事了,尤其是他的功绩。

历史上的武丁,在利用傅说进行强化王权的同时,也在理论和制度上对采取了集中权力的措施。其集中王权的方法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,《尚书·说命》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:

一是强调“惟天聪明,惟圣时宪,惟臣钦若,惟民从乂”的君臣秩序。简单地说就是“天赋王权”,所以“君君臣臣”是有道理的,因此建立了一种君臣尊卑体系,也是一种阶级化的社会伦理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