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我力能扛鼎 > 我力能扛鼎 第140节

我力能扛鼎 第140节(第2 / 5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说到底,吃饱了撑的。

唐荼荼笑不停当。

知骥楼荟萃南北英才,楼前左右各张了两幅大红榜,四个榜分别是经学榜、论辩榜、杂学榜,还有一个精武榜,每榜上十人。

唐荼荼大致扫了一眼。经学说的是诸子百家经典,论辩大概是比辩论口才的,杂学里头有农工商各种学问家,精武榜是比武的。

太子选士的本事可见一斑。

果然,园子门口已经瞧不着人了。

知骥楼,坐落在城北的金城、醴泉二坊之间。

“醴”有薄酒之意。这两座坊在临都山左麓,山上的永定渠一路穿林淌石,到了山脚,泉水味道甘甜如薄酒。

正正好的,与文人墨客那点子“不与世俗同流合污”的清高相合。

这两座坊,跟城东的圃田泽地形相仿,隔着一座巍峨的皇城遥遥相望,同为人间销金窟,分不出哪个地方更烧钱。

榜上头有几个名字,瞧着眼熟,唐荼荼想起来,这几个是乡试公榜时她在学台看到过的名儿,原来也被笼络到知骥楼了。

“小唐大人!这儿!”

有两位中年人迎上来,穿着挺拔的公服,一个张嘴自报家门:“下官詹事府主簿张偆,奉太子殿下命来的。”

唐荼荼:“您二位客气了。”

两座坊中,汇集了无数草堂茅舍、茶馆雅集,书生也分家境,世家豪奢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置地,栽竹林、种桃花,盖起一座座茅屋来,学各路诗圣贤隐居山林。

实则出门直走二里地,就是西市,他们忽悠自己忽悠得挺开心。

唐荼荼坐着马车,一路往泉水上游走。

道两旁多的是篱笆院子,各种建得畸零怪状的草屋,乍看都是危房建筑——黄泥墙、茅草顶,高粱杆做的篱笆墙歪歪斜斜,吹口风就会倒似的。

其实仔细一瞧,人家这是砖瓦墙外边抹黄泥、瓦片房顶上头再铺乱茅草、歪斜得快要倒的篱笆墙中都有竹架撑着,营造出物景交融的韵致来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