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武侠仙侠 >官伎 > 官伎 第100节

官伎 第100节(第1 / 5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然而,虽然知道对方说的是事实,但想到自己的政绩是因为这样的事变得格外好看,卢绍祯就有些不自在。眼见得红妃在场内各处走动,与所有人说话,仿佛‘雨露均沾’一样,连忙转移话题一样道:“我见着师娘子,近前去说说话罢。”

朋友这才不说了,步伐加快了一些,上前去和红妃说话——若不是喜欢红妃,或者至少对对方有一些好感,怎么会这个时候来红妃的场子呢?虽说不是到了谁的场子,就要揭花榜时给谁捧场,可要是人来了,之后却一点儿表示都没有,那也是很败人品的!

常在行院里走动的人,这方面都是很注意的,毕竟想要体面地玩儿下去,大家就要面子上过得去。

卢绍祯与友人过来寒暄,红妃叉手到了万福,这才两边叙话。卢绍祯先上下打量了一番红妃:“师娘子如今是越发出息了...灵均托付的李尚书?他倒是找的好人,李尚书极适合主持此事。”

卢绍祯并不是说客套话,自从李汨给红妃铺房以来,他见红妃的次数并不多,毕竟李汨也不会见红妃的时候时常带着朋友。而李汨不带他的时候,他也没有主动去找过红妃——红妃是个很值得结识的小娘子,但一来卢绍祯对于捧女乐这种事情兴趣不大,二来有李汨在前,他作为李汨的友人,通过李汨才认识的红妃,私下去捧红妃反而让他有些不自在。

“哎呀,别人喜不喜欢的自然无话可说,真要有不涉足此事的正人君子,我也是极佩服的。但卢兄你不同啊,你可是权知开封府,这开封府多少百姓指着‘揭花榜’好好赚一笔,你知道吗?”

“就因为‘揭花榜’之事,今年开封府的日子可要比往年好多了...你治理开封府时正好遇上一回‘揭花榜’,之后考绩上就好说了!”

绝对不能小看古代社会有钱人的购买力,现代社会,有钱人的购买力固然可观,但真正能够影响到一地经济情况的,还是普通人的消费。古代社会就不同了,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余力进行太多消费,最多的农民会‘自给自足’,城市里的底层百姓只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。

有的时候,一个小一些的县城,就是靠城中三两个大户支撑起来的——听起来很夸张,其实不然。一个大户自家上下少算一点儿也有十几口人,夫妻父母兄弟子女(这个世界没有妾室),又要有人侍奉,奴仆成群之下,一个大户一座宅子里上百人是基本配置了。

这些人都是脱产的,生活都不会太坏,而且作为核心的十几口人更是挥金如土!

上次见红妃已经是两个月前的事情了...说起来,似乎每次见红妃都会觉得这个小娘子比上一次见时更有吸引力。这就像是一朵花,随着时间推进,会从一个小小的花骨朵慢慢长大、慢慢开放,开到荼蘼时。

这并非是卢绍祯的错觉,一方面是红妃这辈子正是十几岁的青春期,所谓‘女大十八变’,指的就是女孩子度过青春期的过程中各方面的变化。只不过不同于‘女大十八变,越变越好看’的俗语,度过青春期这种事是有风险的。

变得好看的有,但失去青春期前期的那种轻盈与精致也很常见。

红妃两辈子都是华夏人,华夏人看白种人就特别明显,白种人小孩大多数都非常可爱漂亮,然而他们的美貌保鲜期很短,青春期之后大多数会变得粗糙、‘壮’起来。相较来说黄种人亚裔似乎没有那么明显,所以也常常被白种人错认年纪,三十岁了依旧是他们眼里的小孩子。

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的,华夏人在这件事上只是没有那么明显而已。漂亮的小孩子、少年少女特别多,但成年之后,天然美人的比例就远没有那么高了。

这种人家的需求,一家养活数家商铺都足够了。三两个大户,则能养活更多商铺。考虑到这本身就是最低的算法,事实上几个大户配十几家、几十家商铺都颇有余裕。这些商铺靠大户的高端订单活得滋润,做城里中等、不错的人家的生意存活,如此也就能运行顺畅了。

最典型的例子,古时候扬州曾经是有名的富贵地,而之所以能流传下来那么多精致的扬州菜,那么多漂亮的‘扬州样’,甚至一度引领全国流行...就是因为扬州有盐商!几个大的盐商家族,便让满城围着他们转,最终塑造出富贵逼人的扬州。

东京城本来就是京师,天下的资源汇聚在此处,到处都是有钱有势的人,一般二般的是没办法让这里本就高的惊人的消费指数更升高一层的。但‘揭花榜’不同,不止本来的一些有钱人会大撒钱,外地的有钱人也会来撒钱。

这就很了不得了。

这个友人说的话不算错,卢绍祯的任期内能赶上一次揭花榜也确实算他运气...权知开封府这种官职是做不长久的,一年半载就要走人才是常态。卢绍祯也是如此,不出意料的话,入秋之后朝廷就要对他有别的安排了——这种情况下,至少一半的权知开封府任期内遇不上一次揭花榜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