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奇幻 >五代十国往事 > 五代十国往事 第539章 安州危机2

五代十国往事 第539章 安州危机2(第3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倡导这次“二安叛乱”的,是镇州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。

安重荣,算是政坛后起之秀,是靠着政治投机火箭上升,跻身于藩镇圈。其父祖两代均为刺史,安重荣本人继承了代北游牧民族的野蛮和彪悍,颇有膂力、精于骑射,在代北地区做边防军巡逻队长。

后来因犯了罪,被顶头上司——高行周抓入大狱,论律当斩。安重荣的母亲急忙跑到京师,走动关系,当时安重诲当权,由安重诲出面协调了此事,保住了安重荣一条命。

安重荣与安重诲应该没有血缘关系,安重诲的父亲叫安福迁,应州人士,而安重荣的父亲叫安全、祖父叫安从义,朔州人士。至于其名字的近似,应该是归化取汉名时的巧合,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常见“安”姓,如安禄山。后来就因为安禄山名声太臭,很多粟特族人都改掉了“安”姓。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

为了谋求和平稳定的外部坏境,石敬瑭一直在努力,却从未被实现。

李金全叛逃时,指挥官桑千、王万金、成彦温拒绝跟从,被李金全残忍诛杀,而总指挥庞守荣却耻笑他们愚蠢、不识时务,以迎合谄媚李金全。

安州光复后,后晋朝廷展开了平反和清算,给贾仁沼、桑千等追赠官职,斩杀庞守荣。

魏州留守刘知远、洛阳留守杨光远入京祝贺。

石敬瑭大摆庆功宴,酒酣之际,由平定安州提起了平定魏州,与平魏功臣杨光远推杯换盏,然后恍然大悟,“哎呀,平定魏州叛乱,你的左右将领都立了功,还没来得及赏赐,现在,给他们都提拔为刺史,享受一下荣华富贵吧。”

于是,杨光远的几名亲信被任命为各州刺史,堂而皇之地分化了杨光远的势力,随后又给平魏功臣杨光远加守太尉、兼中书令,封东平王,同时,移镇青州平卢军;又将莱州升为防御州,以汝州防御使杨承贵(杨光远之子)领莱州防御使。

洛阳、汝州,均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,而青州位于今天的山东省中部、莱州更是到了山东省的最东部。石敬瑭借着酬谢平魏之功,把杨光远的势力从两京重地(汴州——洛阳)驱逐到了山东半岛,名为酬谢,实为发配流放。

看得出来,石敬瑭的防范重心自范延光之后,就转成了杨光远。

也许是杨光远认为时机尚不成熟,也许是自知遭石敬瑭针对,虽心有反意,却仍选择了猥琐发育。然而那些实力远不如杨光远的年轻人,却不讲武德,更不讲先来后到,他们争先恐后、前赴后继地走上了叛乱的道路。

继魏州范延光叛乱后,“二安组合”C位出道,一南一北,成夹攻之势,遥相呼应,成为石敬瑭时期最著名的一次叛乱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