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汉反王 > 第二百二十七章 蓟县一战(3)

第二百二十七章 蓟县一战(3)(第2 / 2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话说此时东门更是刚刚冲到离着城池不过三百步,双方都已经做好了交战的准备,却不想忽然间听到了号角声,更是自然知道这是他们撤退的号角,一时间不由得愣住了,终于在蓟县将近二百步的时候,大军停住了,缓缓地朝南面而去。

马军撤到北门,但是白马义从并没有追过来,公孙瓒对着五百军不感兴趣,就算是灭了这五百军,如果追过去,程东未必会打开城门,绝不会给自己机会,又或者会借助城中的器械,反对自己的白马义从造成威胁,既然已经败了,公孙瓒还是自认为输得起的,所以尽管心里很不是滋味,却还是下令撤退。

等回到大营的时候,公孙瓒清点了一下人数,单单战死的就有三千多人,伤者也有两千多,等于减员了一半,最重要的是,还没有攻下蓟县城,这让公孙瓒情绪有些低落,回来之后,一方面下令紧锁大营,一方面却是回了大帐,好半天都没有出来。

公孙军撤了回去,士气有些低落,谁也想不到蓟县的边军竟然是如此难啃的硬骨头,大营里充斥着伤兵的哀嚎声,至于收回来的死者的尸体,更是堆积如山,一副荒凉破败的景象,很多营帐都空了下来,毕竟连动乱的包括战死的,人数将近过半,换做任何人都有些接受不了,何况城中只有两千边军。

相对于公孙军的损失,边军就要好接受了,即便是死了不少的同袍,但是那都在他们预料之中,而且胜利了,胜利冲淡了对死去同袍的眷恋,包括城中百姓,很多人都松了口气,街上也多了许多的百姓,除了那些死了人的家里传来哭声,但是大部分还是很高兴的,甚至于百姓们还主动出来帮忙照顾伤者。

程东占据蓟县虽然时间短,但是却收服了民心,虽然大动作没有,但是一些坐起来相对简单的事情就可以做了不少,比如说孩子上学,无非是一些废弃的民房,经过民军整修以后,在添置些桌椅板凳,这所费了了,也就是请一个先生,薪酬虽然不高,但是程东将这些官办的学堂纳入了官员体系,虽说都是芝麻小官,但是却能享受官员的待遇,这对于那些料到的书生文人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,尽管边军能走多远谁也不知道,但是何乐而不为,教书育人也是圣人之道。

另外就是程东开设的医馆,程东连打带哄的搜罗了十几个郎中,至于学徒就多了去了,然后在城中开办了一个官方的医馆,由州府发放薪酬,只收取药钱,对家庭困难者,甚至于是无家可归的人,经过查证之后,会免费看病,就连药钱都不要了,当然没钱的可以用才要来顶,加上县里的衙役会协助查访,总之这收到了百姓的赞赏,最少程东结果了蓟县城之后,百姓除去正常死亡之外,在没有饿死的和因为无钱看病而病死的。

另外最重要的是生活保障,程东安排衙役和民军联合查访,将城中的困难户和无力照顾自己和家人的,对那些没有生存能力的人,又或者孤儿老人,有州府县里统一进行照顾,家里有人的,就发放活命的粮食,减免税赋,至于那些孤儿和老人,则有县里用闲置的民房,作为照顾这些孤儿的场地,食宿由县里统一安排,当然孤儿也可以读书,但是却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劳作,比如说自己种菜打水等等。

这些东西所费不多,加上程东的强压政策,根本不管你愿不愿意,比如说那些郎中,原本自己有医馆,结果县里的医馆一出现,大部分郎中并不愿意去,可以被程东逼着去了,当然也有的是等医馆出现之后,因为价格公道,所以很多自己的医馆就经营不下去了,最后还是投了医馆。

不管程东怎么做的,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,程东所做的得到了绝大部分百姓的支持和爱戴,当然也上海了少部分富人的利益,只是程东拳头大,没有人敢出那个霉头,当初刚刚接手蓟县,程东开始从新划分土地,所有的土地按人口分配,可不管你原来如何,这一来让那些富人可就接受不了了,于是就有人去找程东,一开始程东耐着性子和他们讲道理,但是几次之后,程东觉得说不通,随即就下令凡有抵制政令者格杀勿论,可惜当时都以为程东好脾气,还真有几家抵制,结果当时人头就挂在了城门口,有一个抵制的就杀一个,所有人才知道程东真的很狠,不是那种心慈手软的主,不过好在程东虽然狠,但是却不绝,分配过土地之后,将一些荒地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了这些有钱人,甚至于一些官田也卖了出去,虽然损失了很多钱,但是在高崖政策之下,蓟县的有钱人也没有翻出什么风浪,当然这也有很多原因,比如当时有一个家里在朝为官的富户,仗着有人当官,将一个六品的折冲将军瞧不到眼里,只是不理睬,甚至于公开咒骂程东,当时程东亲自登门,一开始好言相劝,不想那家人变本加厉,甚至于开始当面嘲弄咒骂,劝解无效后,程东亲手祭起了屠刀,杀了一家六口人,杀的再也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,当时程东一身血衣从那户人家走出来的时候,所有富户当时就全认了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