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一品富贵 > 第三百十五章 脱变(上)

第三百十五章 脱变(上)(第3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大的道理她不懂,但基本的还懂,国家缺钱用,以至下令铜钱不得过江,以前仅是南汉与湖南,如今南唐收回来,还能让铜钱不过江?

她忽然想起来道:“陛下曾承诺给你一个国公之爵。”

“丈母,国公之爵无所谓,只要安心做事,还愁没有官爵,以前陛就曾想让我担任三司副使与秘书省少监,都被我拒绝。想不想做官,在我一念之间,何必急着做国公?树大招风哪。”

“你这孩子,也好,低调做人,省得别人眼红,去吧。”

宋九骑着马来到皇宫。

“去皇宫?”

“献冶铜技术,”宋九道。去年冬天南方传来捷报。蔗糖可以实际推广了,并且托驿使带回几百斤白糖,不是卖的,都送人了。这不代表着技术成熟,可能还存在一些缺点,但在试验室里找不出来。因此先进行小规模的投产,再发现问题进行调整,大约会花费两年。那时候技术基本能成熟,那时不仅能大规模上蔗糖,还会产生许多连带技术,包括改进硫酸的制造方法。包括一系列的结晶沉淀等相关的技术。最终这一系列的技术一起起来,整个工业就会产生彻底的脱变。

若是变在农业,味道差不多,选种,小田种植,推广到大田。

但冶铜技术还逊色一筹,准确地说现在就进行小规模的实产还有些早。这个只能宋九一人清楚,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赵匡义叮嘱过自己,最好抢在南唐捷报传来,将冶铜技术交上来,来个喜上加喜。

赵匡义有这个心,宋九也想它早点成功,最好连纺织机械也研究成功,但不是想就能实现的,捷报传来,马上李煜就要带到京城了,宋九不得不提前交上去。

知道他来是献宝贝了,赵匡胤马上吩咐太监将他带到便殿笔吟吟地看着宋九道:“弄出来哪?”

还用得着宋九禀报吗,他眼睛同样在盯着那个试验。

也不大碍事,先来一个小规模的投产,会找出更多的问题,大不了国家会浪费许多钱帛,可除了宋九,谁人知道?

宋九还想与赵匡胤来一个私下的交易。

再者是挂钟,如今改了名字,开宝仪,不伦不类的名字,开宝仪同样有很多问题,但能作为一件商品销售了,反正好与坏,无一人知道,投入许多钱帛,也培训了一些工匠,打造了许多零件,宋九听从赵匡义的吩咐,一直没有组装销售,别人同样也不清楚,于是又将早期打造的零件毁去,打了毁,毁了打。虽技术进一步提高,工匠手艺也渐渐熟练,但这个浪费太大,也到了销售的时间。

因此宋九打算先行将这个技术交上去。

田氏不大懂,道:“那也好,这是正事儿。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