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儒道之天下霸主 > 第28章 龙虎山:九鼎丹经!

第28章 龙虎山:九鼎丹经!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就是靠着这本《九鼎丹经》,正一教历代天师,才能代代修至宗师之境,并基本上都能寿达百岁。不要小看此事,有道是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,正一教能够成为道门正宗,就是因为它能做到代代出宗师。又或者说,历代龙虎山天师的实力,几乎已经成为了“宗师”的标杆,江湖中人,基本上都是以龙虎山、除老祖天师之外历代宗师的平均实力,来衡量天下英雄。

任何一个门派,如果能够做到接连十几代,代代出宗师,它想不成为“正宗”都难。

道家经籍中的句子,往往极其隐晦,非经年研究道藏的道教中人,基本上都是“每一个字都懂,合在一起却跟天书一般”,宁江虽然只念了这么几句,那上千名江湖中人,就已经是听得头昏脑涨。

虽然如此,当他们看到龙虎山的执法、弘道两位真人迫不及待的打断宁翰林朗诵的态度时,心中就已清楚……这本九阴真经,只怕是真的。

龙虎山正一教,第三代天师传下来的,只是老祖天师的部分武学,这部分武学,正是《九鼎丹经》,如果这本九阴真经真的是老祖天师毕生所学之精华,那里头有《九鼎丹经》,也就再正常不管。

张据池为人却更谨慎一些,沉吟道:“北邙山的确是老祖天师当年修炼之处,在我教的记载中,老祖天师先是在北邙山修炼,神功大成之后,方才转到龙虎山炼九天神丹,江湖传说中,也的确是有老祖天师遗下宝典的传说,但是这九阴真经之名,我等以往也从未听说……”

要知,正一教虽然奉他们的老祖天师为开山鼻祖,但实际上,它却并非老祖天师亲创。正一教的前身是天师教,真正开创天师教的,其实是正一教第三代天师……也就是老祖天师之孙,只是在天师教创建之后,再往回追奉第二代天师、第一代老祖天师罢了。

也就是说,如今正一教的武学和术法,实际上都是由第三代天师传下来的,而第三代天师,据闻只得了老祖天师的一小部分真传,再加上忙于俗务,其一身所学,到最后也不过就是普通的宗师级别,算不上有多出类拔萃。

外界的说法是,老祖天师对他的子孙……也就是第二代天师与第三代天师的资质其实并不看好,认为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传给他们,并无助于他们的成就,反会害了他们,毕竟当时乃是乱世,单是怀璧之罪,就已经足以引动天下奸雄的窥视……虽然事隔千年,这种说法其实也无法证实。

张据池却是想着:“这九阴真经到底是否真的是老祖天师真传,也还未可知,但是这风声,就已经引动了江南、越岭的各州豪杰前来,其中不乏暗藏抢夺、窥视之心的奸邪,照这样子,怕是很快就会惊动天下。若它真是老祖天师之遗书也还罢了,如果不是,我正一教将它收藏,天下人都以为它是真货,那岂不是平白惹祸上身?”

仅仅只是作为九阴真经一部分的《九鼎丹经》,就已能够保证龙虎山历代天师,不管是愚是贤,哪怕资质再差,都能够修至宗师,那如果,得到的是一整本九阴真经……那是不是就连修到宗圣,也并不如何稀奇?

宁江却道:“那位病公子说,此书到底是真是假,只要念上一段,诸位便知。”在众目睽睽之下,取出一本书来,翻开念道:“其意博,其理奥,其趣深,天地之象分,阴阳之候列,变化之由表,死生之兆彰,不谋而遗迹自同,勿约而幽明斯契……”

张据池与另一名道长忽的叫道:“宁公子请勿再念,我们信了。”

正一教的那些弟子,虽然听到这位宁翰林持书而念,却不知他念的这几句到底是什么,现在再行看去,突然打断持书少年的朗诵声的,除了他们的执法真人张据池,还有弘道真人张形正,而丹玄宗、双鹤宗、入药镜的几位高手也全都竖起了耳朵,生怕漏过一句。

看到执法、弘道两位真人如此急切的打断少年的模样,那些正一教弟子立时反应过来……这少年所念的,必是在正一教中,唯有天师与极少数几位长老才知的《九鼎丹经》。

《九鼎丹经》,是正一教第三代天师流传下来的,龙虎山独门秘传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