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席卷天下 > 第353章:要英雄,不要圣人

第353章:要英雄,不要圣人(第3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经过非常久且严肃的思考,刘彦确认不会拿出土地来搞什么“封建”,至少是在统治范围达到极限之前不会。

每一个帝国都有自己最大的实际控制范围,超过某一个范围之后就会鞭长莫及。通常是看军队到少时间之内能够抵达哪里,一般是军队三个月内可以抵达的位置才显得理想,超过三个月哪怕是到了也显得黄花菜都凉了。

帝国最大的统治范围被称唿为“极壁”,西汉和东汉在面对帝国极壁时是采取设立都护府的策略,之后的隋唐也是这么处理,但是隋唐又创造了一种羁縻州的政策。

羁縻州的政策理解起来并不困难,无外乎就是某个地方名义上属于版图之内,但那里实际上是自治状态。一般情况下的羁縻州是中央任命当地的强人作为最高长官,封某个谁一个什么官职,但怎么治理其实中央管不到。

事实上羁縻州的政策很狡猾,可以来这么理解,将某个地方变成“神圣不可分割的土地”,鞭长莫及的时候保留主权的权利,等待有足够的能力就可以好好来谈一下什么叫“自古以来”了。

相对的,因为第一级的公士爵位获取条件被降低门槛,第二等级的上造爵位就被加高了门槛。

本来的先秦军队士卒在成为公士之后,他们只要参与的大小战事次数累积足够就能够得到爵位上的提升,成为一名二十等爵中第二级的上造。

在汉军这边,公士想要成为上造就需要斩杀一名敌军的军官作为基础,随后还有至少参与一次会战级别的大战、五次会战级别以下的小战。

能够称之为会战级别,那肯定是敌我双方动用的兵力在五万以上,超过十万人的战事则能够称为战役。

事实上,不是天下大乱的期间,双方合起来五万人以上的会战都不会太多,双方合起来十万以上的次数就显得更少。平时有个几十数百人的边境摩擦算正常,数千人的大摩擦都比较少见。

所以说,“自古以来”这词太好了,再加上“神圣不可分割的土地”才会显得完整。一段话连起来的意思就是“老子现在没实力先忍着,甭管你怎么去折腾某处,那地方至少名义上归属于老子”。唔……名义上

占个坑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发明,就像是棒子喜欢说全宇宙都是他们的,哪天棒子真的崛起,说不准宇宙还真的是他们的。

今次会出现多个中等爵,徐正必定是会晋升到第八级的公乘,纪昌晋升为第七级的公大夫,吕泰、桓温、桑虞晋升第六级的官大夫,吕议、谢安、蔡优、李坛、李匡、田朔、张石……等十二人晋升为第五级的大夫。

值得那些想要建功立业之人庆幸的是,他们活在乱世之秋,又是身在执行二十等爵制度的这一边,尤其该值得万分幸运的是刘彦这里的功劳统计除非是失误,要不必然是有功必赏。

“几处局部战场的主官、长史、副将,他们的爵位必然会得到提升。”刘彦对谁有什么功劳其实是比较心里有素,他不可能知道所有人的晋升,对某一些人的晋升则是早就定下,可不能说出来。他不得不问:“封邑的安排做得如何?”

大战之后论功行赏是一个国家的基石,每一次甚至都要寻找一名或者多名的典型和榜样,但是找的人不能太多。

刘彦的意思是,今一次高级文武各一个,然后从底层寻找一些有特殊功勋者,发动宣传机器让万众知晓他们有过什么样的服务。

所谓的封邑可不是封地,封邑是一种只拥有税务权的犒赏,类如隋唐的某个爵位有多少户的封邑就是这么回事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