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席卷天下 > 第650章:真要消停点了

第650章:真要消停点了(第2 / 4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匈奴有左贤王和右贤王,左贤王是在东边经营放牧,右贤王则是在西边经营放牧,规矩还是匈奴一代雄主冒顿给定下的。

说楼兰改名还真的是那么回事,冒顿入侵西域各国,匈奴的主力除了单于廷精锐之外,就是右贤王账下的牧民组织为兵,后面西域各国也就成了右贤王管制之下,楼兰也就成了右贤王的驻地。

汉初时期,经常入寇边疆的就是匈奴左贤王管理的那批部落,后面匈奴左贤王有些招架不住,匈奴右贤王就从西域转到了河套并建成高阙,要不原先是一直待在楼兰地界。

“说来也怪,匈奴没落久矣,楼兰人却不起复旧名,仍以鄯善为名。”纪昌说这个只有一个目的:“可见西域之人何等怯弱。”

怯弱吗?刘彦也找不到其它的解释。

强大的实力再加上正当的理由,汉国灭亡高句丽、百济、新罗之后,很容易就能寻找到一批愿意合作的对象,就是三国百姓也觉得是本国领导阶层自己找死,事后的反抗决心并没有多大。

石虎死了或者没死对刘彦和汉国当然很重要,只有石虎真的死了才算是给这一场反抗暴政画下完美的句号,也给数十年间受害的汉家苗裔一个欣慰。只不过真的无法辨认尸体,那么延伸出作为日后攻击某些国家的借口也算是一种好事。

“征西中郎将已经抵达敦煌。”纪昌说的当然是谢安,他摸着下巴的胡须,眯起了眼睛:“西域自司马氏一族手中丢失,西域各国不闻汉家久矣。”

现在的敦煌沙漠化没有那么严重,那边绝大多数地区实际上是一片草原,仅有少数地区才是戈壁。

谢安带着一个常备军进入敦煌是为了接收张氏凉国的疆域,部队是分别驻扎在玉门、昌蒲和阳关。

强者本来就有强加一切给予弱者的权力,楼兰只是一个例子,就是半岛那边要叫什么国家,不也是中原王朝说了算,让叫朝鲜就是朝鲜,半岛人自己取名字不被中原王朝承认就不算数,连带倭列岛也是那个样子。就是等中原王朝不再强大时,人家就不再用那些名字,认了新爹搞去汉化,还处处恶心自己曾经千人的主人。

目前的玉门只是一个边疆城镇,还不是雄峻的关卡要塞,谢安写回的奏章禀告,玉门之外的草原十分十个放牧,就是要先解决掉时不时会出现的鄯善游牧部落。

昌蒲是敦煌郡南面的一个城镇,没有多少人口,亦是没有丰富资源。它位处高原北面,时常会有高原野人下来进行偷盗。正常的交易在每年也会由官方与高原大部落举行一次,倒是成了一个皮草贸易小镇。

阳关是在西汉年间修建,起初就是作为关隘而使用。西汉没有将西域纳入统治之前,阳关的战略地位仅次于雁门关。后面西域被纳入汉家统治,经年有大批西域商队入阳关到中原,就成了一个主要以收税为主的关卡。

“现在西域没有三十六国那么多了吧?”刘彦早就有派队伍前往西域,就是路途遥远通信艰难,收到的消息还不多:“鄯善?是楼兰吧?”

“是。”纪昌随口就来,介绍道:“鄯善原是汉初匈奴右贤王之名,楼兰为鄯善驻地后,以右贤王之名更换。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