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乱唐 > 第一百八十八章:高宜托风尘

第一百八十八章:高宜托风尘(第4 / 5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这种判断正与秦晋的认知不谋而合,看来朝廷上还是有清醒的人,为何独独天子与政事堂的宰相们就看不到这一点呢?

却听韦济又道:

“今上与政事堂并非意识不到危机,可惜多方掣肘,很多事就算天子也难左右,……”

说到这里秦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,韦济说的很是坦诚,这种话若是换了旁人,断然不会说与刚刚认识的生人,但韦济偏偏就说了。

而秦晋也觉得,此前太过一厢情愿,认为天子李隆基看不透隐忧,现在想来可能并非如此,李隆基御极天下四十余载岂是泛泛之辈?

“母亲以为,秦晋堪为驸马?”

……

韦济追上了秦晋,邀他同车而行。

秦晋对韦济的印象不错,又见他如此殷勤,于是欣然登上了他的马车,四名全副武装的随从则仍旧如来时一般,全神戒备的紧随其后。

见状如此,韦济暗暗咋舌,只有兵权在手的将军才能有如此威势吧。

也许果有无可奈何的因由,正如帝国中枢过于庞大,在强大的惯性下,岂是拉下了闸口,就能刹住滚滚向前的车身?

说笑间,驭者忽然停住了马车。

韦济面露不悦的问了一句:

以秦晋对韦济的看法,此人确是在朝中为官的好材料,既有待人坦诚的一面,还生着一颗玲珑剔透的心。

“席间听闻韦兄对时局似乎颇有见解,不知肯否赐教一番?”

秦晋想听一听,似韦济这种出身名门的官员,对时局有何看法。

韦济似乎对这个话题并不怎么感兴趣,但秦晋既然问了,便简明扼要的说了几句。

“朝中多数人都较为乐观,韦某却觉得,乐观下面掩藏的则是危机,如果不加以重视,后果也许难以预料。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