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乱唐 > 第四百一十一章:改造下山匪

第四百一十一章:改造下山匪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“秦某自新安率兵杀贼以来,从未有过半分手软,妇人之仁可是无稽之谈。难道老将军忘了,什么才是当世最难得的财富吗?”

自从进入绛州以来,秦晋曾不止一次的对身边的人提及自己对于人口的看重。他曾以此为话题,便和皇甫恪说过了至少有三次。本以为皇甫恪会深入思索,却不料还是难以改变他的固有想法。

那些一日为盗之人,即便重新归顺,在他看来永远都不可能重新成为良民,对这些人,从肉体上彻底的消灭才是上上之策。

不等皇甫恪回答,秦晋便已经抢先一步答道:“难道老将军忘了,当世之时,只有人口才是宝贵的。金银铜铁用光了,大不了再开山采掘,可人口一旦杀光了,便要三五十年才能恢复啊!绛州有半数户口入山避祸,难道要将他们统统都当做盗匪杀掉吗?”

皇甫恪抬起头来,叹了口气。

“隐患必然会有,但只要防范得当,得当大于失的。”

皇甫恪对于汾北盗匪的招安比较感兴趣,又接着问道:“秦使君打算将这些人用在何处呢?”

只是秦晋却不答反问:“老将军以为当放在何处合适?”

皇甫恪则毫不犹豫的答道:“以老夫之见,当以蔡贼叛军削之!”

他毕竟做了一辈子的唐.军,对于那些造反的良民有着本能的厌恶和不信任,所以招安在他看来只是权宜之计,将这些尾货一方的人借刀杀掉,或者另以别图消化掉,才是最稳妥的处置办法。

“老夫也承认,使君说的极有道理,可这些人下了山以后,也绝不能单独成军,要么就只能遣散归乡。否则一旦啸聚,但有一丁点风吹草动,就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。”

秦晋笑了,说到底皇甫恪还是在担心这些人下山后继续为祸。别的他不敢保证,只有洗脑这一节,他是敢拍胸脯打包票的。自从有了十万河工做实验田以后,已经整理出了一整套思想工作的方法。

而且,在疏浚郑白渠的过程当中,从充入河工营的数万难民中,也培养了一批可堪一用之人,只要那些躲入山中的百姓肯下山,秦晋就有把握将他们统统改造成坚定的抗贼战士。

在神武军中,秦晋一言九鼎,决定的事不会因为任何部下的质疑而改变。但皇甫恪毕竟是这一支朔方军的最高将领,取得此人的支持,十分重要。

秦晋摆了摆手。

“不,将这些人消耗在蔡贼叛军之手,实在是下策,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为盗不过是因战事所迫,否则又有谁愿意放着良民不做,舍家撇业的入山为盗呢?”

这一问让皇甫恪稍一愣怔,但马上又毫不犹豫的反驳:

“秦使君如此顾念,是否妇人之仁了?”

面对妇人之仁的指责,秦晋放声大笑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