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科幻灵异 >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> 第514章 一架过于安静的直升机?

第514章 一架过于安静的直升机?(第2 / 6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……

最后冰城工业集团一不做二不休,从伏尔加-第聂伯公司包了一架安124,把拆掉主旋翼的原型机、所有需要测试的相关辅助设备,以及参与试飞任务的人员一起包圆拉到了镐京。

而一些重点的改进比如传动系统、发动机、旋翼这些虽然是自主知识产权,但莫要说只是瞅两眼,哪怕给发个皮尺让你量,也不可能简单抄走。

尤其是在危险系数最高的起降过程中。

大部分人哪怕是搞航空的,也没见过这种起飞重量400吨的大家伙。

首飞是在第二天上午进行的。

尤其跟停在跑道附近的几架运5、波音737、运7、新舟60以及歼轰7A原型机一比,更是尤其明显。

不过直9WY的情况比较特殊。

别的不说,刘洪波主持设计的低噪音螺旋桨,是跟前机身,以及短翼外形进行过声场耦合计算的,单抄个桨叶过去,甚至还有可能起到反效果……

但现在,这只能算在已有成熟设计基础上进行小修小补,大家的潜意识里会觉得,两三年功夫怎么也应该搞出来了。

那相当于白白浪费三四个月的时间。

一架硕大无比的安124降落在镐京,动静自然不会小。

毕竟,直9WY作为外销出口的基本型,本来也没太多保密的需求。

尽管常浩南掀起的国军标重构风潮对于直升机行业的影响尚小,但哪怕没有相关标准,在零下30℃的极寒气候下首飞也明显是在航空安全规定的棺材板上跳舞。

而且,直升机在低温下呈现出的操作反馈也跟正常情况大相径庭。

原型是法国人几乎卖到全世界的海豚,在欧洲花个几百上千法郎就能近距离接触。

这个温度,对于发动机,尤其是涡轴发动机的机械参数、燃滑油输送的稳定性,乃至飞行员本身来说都是一個考验——

但要说把首飞推迟到四五月份,冰城工业集团显然也不可能甘心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