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1小说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理想年代 > 85瓮中之鳖

85瓮中之鳖(第3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敌人无路可逃,乱作一团,淹死在黄河中的不计其数。随着安西军援兵不断开来,滞留南岸的马家军失去了最后的逃跑机会。

深夜十二时,听到攻占黄河铁桥的捷报时,指挥战斗尚未休息的李大帅兴奋地说:“好啊!这一下敌人成为瓮中之鳖,兰州决战我们胜了!”

为了攻下兰州东南屏障、也是兰州东大门的豆家山,沿西兰官道直插兰州城,使敌人腹背受敌,配合攻占黄钺越过沈家岭、营盘岭杀入膝盖铁桥的作战。张凤翙部集中兵力展开豆家山进攻。

万炮齐鸣,宛如一阵急雷。炮兵向豆家山敌人阵地猛烈轰击。炮弹倾泻在敌人的前沿阵地。天崩地裂的爆炸声震耳欲聋,硝烟弥漫了天空。仅仅三十分钟的炮火袭击,就把敌人的前沿阵地打得七零八落,工事大部被摧毁。陡壁炸塌了,主阵地前的两条通路打开了。主攻团突击队像一把锋利的尖刀,猛cha敌前沿。人人奋勇争先,个个飞身猛进。红旗引着炮弹走,战士跟着红旗上。暗堡炸毁了,火力点消灭了,部队前进了。

左翼的战斗也在激烈地进行着。战士们端着枪向敌人东杀西刺。红旗手把大旗高高地插在敌前沿阵地上。敌人吹嘘的“十万人也攻不上的豆家山”前沿阵地,就这样在几分钟内被安西军的战士踩在了脚下。

“弟兄们,冲啊。”一营长臂而呼到。

“冲啊。”

随着士兵们声声的呐喊,一营的冲锋号嘟嘟地叫起来,一营长带着全排战士从桥的右侧插过桥以后,对着桥上敌人一边射击一边奔跑。

马安良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墨菲定律,但是他知道中国的有句古话,“怕什么,来什么!”

更加荒唐的是,沈家岭失守后,崔正午守狗娃山的两个营、马廷贤守沈家岭的残部,竟然抢先过了河,连掩护部队都没布置。按规定,他们应在晚九点才能撤离沈家岭、狗娃山并掩护全军撤退。

与此同时,张云山部夺占了马家山阵地。

经过半夜激战,安西军部队分头全部攻下兰州外围沈家岭、狗娃山、营盘岭、豆家山、马家山等阵地,马家军全线溃败。除在阵地上被毙伤俘虏外,残敌如丧家之犬、漏网之鱼,纷纷向兰州城及黄河岸边逃窜,已完全失去指挥和互相联系,军无指挥,兵无斗志,各自为战,四散奔逃。

安西军各部一刻不停,分别从各自攻占的阵地乘胜追击,从东、西、南三面向兰州城及黄河岸边穷追不舍。溃逃敌军和守城敌军乱成一团,根本挡不住解放军追兵尾追入城。

本来,虽然沈家岭失守,守狗娃山的崔正午两个营和小西湖的一个营撤退收缩是必须的,但若在华林坪、四墩坪、雷坛桥和现今工人俱乐部等处布置好阻击,还能争取至少两个钟头,组织的好,除了伤亡在阵地上的七、八千人外,其余部队是可以都撤出来的。

负有掩护责任的崔正午和马廷贤率先过桥,使得整个局面变成了各部队各自逃命。

马家军由于没有应变准备,事前全无撤退预案,在沈家岭战况不利时,从坚守到撤离的战役思想变化太快,马家军官兵普遍感到突然,产生精神恐慌,方寸大乱。

战场组织变得及其糟糕,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。宏观的是对各师指定的撤退时间有问题,路远的先出发,路近的晚出发,那么到达铁桥时不都挤到一块了吗?正确的做法是,除了指定的掩护部队外,离铁桥越近的部队越应当早过桥。微观的是对过桥组织不得力,甚至失去了控制,任由各部队无序拥挤;以及枪械军火弹药粮食通通搬运,加剧了混乱程度。

此时的马家军全乱了套。马安良以降,各军的指挥官和多数的清朝官僚早都过了桥,被截在南岸的都是基层部队,无法形成统一指挥,黑夜中互相之间也无法有效联络形成配合。虽然不断涌来的马家军各部队也想夺回桥头,但既无序,也无效。官兵在黑暗里谁也找不找谁,谁也不会舍命攻击安西军,为他人做嫁衣裳,于是最后藏得藏,跑得跑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